通知公告

首页> 通知公告

朱丹为“国音讲坛”(第97期)作《中国小提琴音乐艺术与演奏技法》学术讲座

2018年6月15日下午,由中国音乐学院科研处、管弦系联合举办的国音讲坛系列讲座第97期在新教学楼703教室举行。著名小提琴家朱丹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小提琴音乐艺术与演奏技法》的学术讲座。活动由管弦系弦乐教研室主任金辉教授主持,我校管弦系、钢琴系、作曲系等系部的师生共同聆听了讲座。

朱丹1982年生于北京,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王治隆教授。13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黄晓芝教授。16岁时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纽约曼斯音乐学院深造,师从伊夫里·吉特利斯、露西·罗伯特、热拉尔·布莱和亚伦·罗桑,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先后在纽约沃尔多?梅约国际小提琴天才大赛、布鲁塞尔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音乐比赛、蒙特利尔国际小提琴比赛、仙台国际音乐比赛和中国(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等赛事中获奖,成为首位受邀在美国坦戈伍德、奥地利萨尔茨堡、瑞士维尔比耶三大音乐节演奏独奏会的中国小提琴家。连续三年作为祖宾?梅塔音乐基金会的特邀艺术家,在祖宾?梅塔故乡孟买举办专场系列音乐会。2012年朱丹被中央电视台选为中国十大青年小提琴家之一,并与吕思清、李传韵等同台举行“光荣绽放:十大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音乐会”。

在本次讲座上,朱老师对如何演奏中国作品做了详细地分析和讲解,笔者有幸与中国青年爱乐乐团首席鲍仁杰同学分别在讲座上演奏了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及马思聪创作的《思乡曲》。对于这两首耳熟能详的作品,朱老师重点谈到了音乐的“语气”,即如何从技术层面上将作曲家想传递给观众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梁祝》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朱老师对如何将越剧温婉凄美的故事用琴声表达出来,进行了现场示范,其揉音、运弓的使用以及整体音乐线条的走向让在场的每位听众动容。朱老师指出,对于《梁祝》这样凄美的爱情故事,需要从音质上体现出主人公的性格和情绪,而其中的装饰音、滑音要格外考究。他重点讲述了《梁祝》当中音乐的“语气”应与越剧保持一致,强调揉音的幅度、运弓的速度和压力要加以控制,音乐线条以及乐句走向应更长、更丰满,要像祝英台在越剧中凄美的唱段一样动人。《思乡曲》选自马思聪先生1937年创作的《内蒙组曲》,其主题来自绥远民歌。朱老师分析了中西方作品分段上的差异,以及作为演奏者应当如何表现。西方作品常常用发展部将乐曲推向高潮,乐曲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而中国作品多为段落式,一段段动人的旋律组合成一首曼妙的乐曲。在演奏中国作品中,对于结构的把控尤为关键,如何把每段旋律的性格、语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是重中之重。在每段音乐当中加入恰当的气口,让每段旋律的音乐性格充分彰显;在重复的旋律中做出不一样的处理,使每个乐句更具方向感;在重点音及乐曲高潮段时要在遵循节奏的前提下使音乐整体更富有表现力,这是更好地表现中国音乐的关键。

最后,朱老师播放了由他演奏的谭盾改编的小提琴与民乐队协奏曲《火祭》,此曲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牺牲的英烈所作。现场听众在惊叹于朱老师超凡琴技的同时,完全被他带入了音乐当中,仿佛置身于火祭的现场,一曲终了,掌声雷动。通过这次讲座,我们不但更加了解了中国音乐,而且学会了如何通过手中的西洋乐器表现中国音乐。讲座最后,管弦系弦乐教研室主任金辉教授给予同学们勉励,鼓励大家通过朱老师的这次讲座更好地学习、弘扬中国音乐!

(郎晨宇)

TOP